美联储不停的印钞撒钱,为什么美元还升值了?
日期:2023-09-04 12:52:09 / 人气:
最近有个困扰很多人的奇怪现象,那就是随着美元一直在降息印钞,但美元却反而升值了。
尤其是最近又推出了无限量化宽松,直接开启了无限印钞机模式。
论放水量这次可比08年次贷危机要猛多了,其中6037亿是给国民发钞票,如果说08年是水娃,那这次就是海王了。

按理说货币多了应该贬值才对,但反应到金融市场里却是美元在升值,而其余货币在贬值。
3月10日起,美元指数一路上涨,短时间涨幅超过了5%,而卢布贬值14%,澳元、新西兰元下跌10%。
到了3月18日,美元指数突破100大关,这是2017年4月以来的第一次。
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美元指数。
所谓美元指数,指的是美元兑换一揽子货币的指数。

一揽子货币其中包含了以下6种:
- 57.6%的欧元
- 13.6%的日元
- 11.9%的英镑
- 9.1%的加拿大元
- 4.2%的瑞典克朗
- 3.6%的瑞士法郎
反应的是美元对这几国货币的汇率情况。
美国是资本输出大国,美元又是全球主要结算货币,所以有大部分的钱都在海外。
美元指数下跌,意味着全球资金在从美国流出,洒向全世界。美元指数上涨的时候,意味着全球资金在回流美国。
而美元破百是一个重要信号,代表美元处于强势。
货币放水反而升值,从表面上多少是有点说不通,但是如果你了解银行的货币体系就明白了。
平时我们说的印钱指的是央行的基础货币M0,对应的是央行和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。
央行印钱后,商业拿了钱可以进行放贷,但始终需要给留一定的存款准备金,比如存款准备金是10%,那就是从央行拿100,最多只能贷出去90块钱,10块钱就是准备金。
但是借钱的人拿到钱也不会立马花出去,而是放在银行账户里,所以这笔钱就有可以再贷出去90-90/10%=81块钱。
可以一直循环下去,我们更多说的钱就是这广义货币M2,也叫做信用货币。
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之间有个乘数关系,理论上限是存款准备金的倒数。
比如存款准备金是10%,那最高M2就有10倍的杠杆,但平常时间货币乘数大概在4点多左右。
美联储印钞印的只是基础货币,在经济动荡中,市场情绪恐慌。银行不敢放贷,也没有人愿意借贷和买入资产,所以很多多信用货币就凭空消失了。
反应到市场观点就是现金为王,抛售一切风险资产,兑换成美元。
美元需求大幅增加,而货币的价格和其它商品一样,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。
所以也就造成了美元升值,其它货币相对贬值。
其实这种每次遇到经济危机,美元升值的现象之前就多次发生过。
比如,2008年次贷危机,美元指数也经历了一轮上涨,涨了大概20%

相对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,其实市场更担心欧洲和其它国家的经济。
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,美元=避险。
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最上游的资源国,文章开头也说到了俄罗斯卢布,澳元、新西兰元贬值比较多,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产业链单一,也就是卖卖石油天然气,或者农产品什么的。
当经济不好的时候,这些国家的收入就会大幅下降,然后进一步影响到货币汇率。
如果看人民币对美元好像是贬值了,但是如果你看人民币对其它国家货币又是升值的。
我们不能仅仅只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,看人民币的稳定性和购买力要更多参考CFETS人民币一揽子货币指数。


今年以来,美股跌了30%,中国股市只跌了10%
欧元对美元贬值4.7%,英镑对美元贬值超过了12%。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.8%,
人民币资产是跌的最少的之一,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还有所升值,上涨了大概4%,所以这次疫情人民币资产相对来说也是避险资产。
所以说人民币没有继续贬值的基础,反而是美元自从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后,美联储变成了最后接盘侠。

但是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一看美联储开始接盘了,于是纷纷加大了抛售国债的力度。
结果之前美联储印的7000亿美元就完全不够用了。
美联储的接盘压力还是非常大的,过去一段时间里,卖国债的人越来越多,美联储有点接不过来了,所以也就出现了国债票面价格出现暴跌。
美联储开启无限接盘模式后情况才有所缓和。
另外一方面,因为新冠疫情影响,世界经济不知道要停滞到多久,还有到今年夏天美国很多企业债务会到期,很有可能会爆发更大的债务危机。
届时美联储需要继续印钞以解决危机,但是会引发抛售国债,美元信用进一步打折,甚至极端情况下崩盘。如果减少印钞力度,债务危机就会全面爆发。
我个人对今年是偏悲观的,现在市场只看到货币政策救市这一面,而对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到期的债务,并没有计算在内。
新冠疫情没有明朗之前,多看少动,最多配点债券和黄金做对冲。
经济下行,不赔钱就挺好。
